一、展廳建設目的和意義
**民族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旨在響應國家關于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號召,以教育實踐的形式,增進學生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理解和認同。該基地將成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平臺,通過展示民族歷史、民俗風情、革命歷程與當代發(fā)展成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為培養(yǎng)未來民族團結的維護者和促進者奠定堅實基礎。
二、展廳設計方案概述
2.1 項目主題定位:本項目以“民族一家親,共繪同心圓”為主題,通過**地區(qū)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與紅色革命事跡,展現(xiàn)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與共同奮斗的歷程,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2 目標受眾定位:面向**民族小學全體師生及周邊社區(qū),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群體,兼顧社會各界訪客,旨在通過互動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同時為成人提供回顧歷史、思考民族團結重要性的場所。
三、展廳介紹
展廳布局設計策略以“民族融合·共進·共榮”為線索,分為三個篇章布局,每篇章間以“融合走廊”作為過渡,象征各民族的緊密相連與文化互動。
第一篇章:民族一家親
共有家園展區(qū):利用吉泰盆地和贛江水系的模型(墻面多媒體展板結合模型地形圖),展示地理環(huán)境對民族共生的重要性。互動環(huán)節(jié)“生態(tài)探秘”(觸摸屏),讓參觀者通過點擊了解生態(tài)與民族生存的關系。
和諧共生區(qū):展示山居生計與土客融合,利用互動“遷徙地圖”(地面投影),讓參觀者跟隨畬族遷徙路線行走,體驗其艱辛與智慧。
畬族之鄉(xiāng):盤王傳說區(qū)通過“光影劇場”(環(huán)幕視頻),講述盤瓠傳說,旁邊設立“畬民生活體驗區(qū)”(實物與多媒體互動墻),通過觸摸激活生活場景,感受畬族日常。
第二篇章:共同革命
烽火同天區(qū):運用“時間軸互動墻”(觸摸屏),展示**暴動至反圍剿戰(zhàn)的革命歷程,增強歷史參與感。
休戚與共區(qū):“綠林改編”通過“情景再現(xiàn)”(VR體驗),讓參觀者置身歷史事件中,理解民族團結的力量。
童心向黨:設置“紅星故事角”(互動桌),通過多媒體互動,講述少年英雄故事,激勵學生傳承革命精神。
第三篇章:共同發(fā)展
共富共榮:“產(chǎn)業(yè)畫卷”(多媒體墻)滾動展示致富產(chǎn)業(yè),結合“虛擬現(xiàn)實農(nóng)田”(VR),體驗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技術。
科教共享:“知識橋梁”(互動書架)提供電子書籍,觸控了解民族知識,而“紅色課堂”(全息投影)重現(xiàn)革命教育場景。
美美與共:“秀美鄉(xiāng)村”(環(huán)幕影片)展示生態(tài)建設,結合“多彩畬鄉(xiāng)”(實物與AR互動),體驗民族特色文化。
不同區(qū)域之間設計過渡場景,如“融合走廊”以民族團結壁畫、諺語互動墻、民族風情雕塑等元素串聯(lián),強調(diào)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共同愿景。
四、方案預計效果
預計建成后的實踐基地將成為一個集教育性、觀賞性、互動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展覽空間。通過多元化的展示手法,不僅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識,還將激發(fā)對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發(fā)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成為區(qū)域乃至全國知名的民族團結教育典范。
五、方案總結
民族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設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通過“民族一家親、共同革命、共同發(fā)展”三大篇章,巧妙融合**的地域特色與紅色歷史,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打造一個互動性強、教育意義深遠的實踐基地。這不僅是對歷史的紀念,更是對未來民族團結進步的期許,將有效促進青少年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理解與實踐。
西安一筆一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yè)從事展廳設計、方案策劃、多媒體設備開發(fā)、建設施工一站式服務的公司,擁有多年的展廳建設經(jīng)驗和優(yōu)秀的設計團隊。我們公司在禁毒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安全教育體驗基地、企業(yè)展廳、校史館、軍史館、科普館、海洋館、警史館、環(huán)保展廳、紀念館、生物展廳、地震館、交通展廳、消防展廳、氣象局展廳、稅務展廳、未成年保護教育基地等主題展廳展館方面有著豐富的案例和良好的口碑。
上面展廳方案以及效果圖屬于虛擬方案不代表真實展廳狀況, 如果有需要了解真實展廳方案、效果圖等內(nèi)容歡迎撥打電話400-993-1009咨詢。